雷鋒精神永傳承
【專題摘要】
又是一年3月5日。56年間,關于雷鋒的記憶,始終清晰。在新時代里,我們既要學習雷鋒的精神,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,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,體現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,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,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對學習雷鋒高度重視,特別是2018年9月28日,總書記在參觀撫順市雷鋒紀念館時指出:雷鋒是時代的楷模,雷鋒精神是永恒的。
遼寧是雷鋒精神發源地,這里曾產生全國第一份地方號召學雷鋒的文件、全國第一張全面宣傳雷鋒的地方報紙、全國第一座雷鋒紀念館……今日起,遼寧日報全國首發遼寧學雷鋒大數據。
5日起,讀者們可以跟隨遼寧日報開啟一段旅程,用互聯網視角、大數據思維,以行進的方式,細致尋訪雷鋒足跡,全面梳理雷鋒文化資源,深入體驗和認識雷鋒精神引領下的中國志愿服務。
遼寧日報《雷鋒地圖》融媒體項目組面向海內外廣泛征集與“雷鋒在遼寧”主題相關的記憶、文物、史料、檔案、文獻、書籍、報刊、手稿、圖片、影像、收藏等。
遼寧日報于5日推出大型融媒體項目《雷鋒地圖》的首期新聞特刊。本期特刊為八連版長卷,第一次以大數據可視化的方式呈現雷鋒在遼寧的印記,極具收藏價值。
正月十四晚上,我總算是忙里偷閑走訪了金志剛一家。金哥的妻子是我義工隊的隊友,身患癌癥還堅持參加義工活動,生命彌留之際,將自己的眼角膜和遺體無償捐贈給了醫學……
這個愛心車隊舍不得時間休息,卻肯花大把時間幫人。隊長史健芳在朋友圈里寫道:今天上午,“陽光號”愛心車隊搭載自閉癥兒童等八個特殊家庭看大連,感受跨海大橋的壯觀和家鄉的美。
瓦房店市閻店鄉薛家村張夢琳是我們一直幫助的18歲女孩,因腦瘤手術花費了家里所有積蓄,后續治療仍需大量費用,孩子的爸爸想盡快把家里的地瓜賣掉,有需要的朋友請獻出你們的愛心……
2019年新年的正月即將過去,在開年的時間里,我們一直在為公益而忙碌著,跟總書記說的一樣,我們都是追夢人,我們一直在為公益、為弘揚雷鋒精神與志愿精神而努力奔跑和為之奮斗著……
人民廣場街道勝利社區志愿服務大集又如期開始啦,轄區單位和社會組織的志愿者們為居民提供免費磨剪子、理發、義診、按摩、修腳、應急培訓……居民朋友們快來參與吧,我們在這等您!